第121节


    内监无权顶不破天,得权便往奸佞。
    这些年禀禄设私狱刑罚,内廷上下唯他马首是瞻,种种劣迹已然成为言官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    从前滴水不漏,现在有错可循,即要抢机削他气焰,削下马来。
    “大司马举证邓佥串通夷狄细作刺杀,是大义灭亲,更是光明磊落。
    大司马戎马出身,自先帝在时鞠躬尽瘁,有目共睹。
    即便有攘敌平乱之功,也深知难脱嫌疑,便闭门不出,请刑部清查。”
    御史大夫双手持笏,声音朗朗,“臣以为,所有与祭坛相关嫌疑人等,都应按此章程办事!”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    礼部尚书越众而出,“祭坛守备是邓佥渎职之失,放细作行刺。
    可祭文摆放护送是司礼监督管。
    送祭文的太监死了,刺客顶替,竟无一人察觉。
    究竟是这么多人都瞎了眼,还是共犯一面之词!”
    不少人从笏板上边觑摄政王方向,再看她阶下的禀禄。
    “祭祀过去近一月,邓佥为首的贼人已然论罪押上断头台,而你们今日才发现还有疑犯未抓。”
    凤丹堇平铺直叙道,“众卿家,说的是这个意思吗?”
    御史跪下,“臣愚钝。
    惊闻罪人薛怀明贪污勾结,牵涉重大,不敢擅自另论其它,打草惊蛇。
    可贼人气焰日盛,万万不可再姑息下去。”
    翰林大学士紧随出列:“朝臣居前,内患难谏。
    三公既为表率肃清朝野,宫闱之内却有奸佞蒙混君听。
    臣要参掌事太监禀禄,数年来行事无章,擅权僭越。
    屡犯私开刑狱、屈打成招、蔑视律法等数条罪名!”
    殿中其余官员闭口不言,静到蹊跷。
    今安看向半幅垂帘后的摄政王,女子金钗面容俱藏屏障后,什么也看不清。
    目光往下,禀禄已经跪地磕头,“奴才有罪。
    奴才罚的只有宫人违令犯错,一应口供证词也都递过刑部交底,再呈殿下,从不敢逾越律法——”
    “大胆阉人,昭清殿前岂有你开口狡辩的资格!”
    御史大夫并指斥骂,“就算祭祀之乱没有你参与其中。
    当年陛下遇刺,抓住的夷狄细作也是死在你手上,这才断了追查下去的线索。
    都说你御前救驾有功,你若问心无愧,敢不敢往刑狱走一遭,证明你的清白!”
    沸水入滚油,殿中轰一声炸开,喧哗盘旋而上。
    若御史大夫言下之意是真,救驾之人亦是刺杀同谋。
    罪大恶极,罪不可赦。
    高台静默的垂帘骤起波澜,数本奏疏砸地,扼停群臣议论。
    “卿家慎言。”
    垂帘犹自振荡,缝隙里漏出一点红唇角,凤丹堇开口,“当日宴上情急万分,是禀禄舍命救驾!
    过错是过错,功劳是功劳。
    御史将二者混为一谈,说救驾杀敌是错,难道要任由那夷狄人刺杀成功,毁我大朔社稷吗?”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